技术创新是“双碳”焦点,竞争合作同样关键-环球关注
2023-06-12 06:18:08
来源: 文汇
▲ 2023 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、产品与成果博览会昨天开幕。图为中国船舶集团展位内,小观众在轮船模型前仔细观察。本报见习记者 王竟成 摄
浓浓的科技味儿,成为首个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博览会——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、产品与成果博览会的最大亮点。而在碳博会首日举行的科技论坛上,国内外顶尖学者和两院院士受邀到会,并将绿色低碳领域最新趋势和进展带到会场。
【资料图】
外界公认,科技与金融是驱动绿色低碳发展的 " 双轮 "。而昨天下午举行的这场高规格论坛,则再一次凸显了创新的意义。正如与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在开场致辞中所说:" 不断地推进科技发展,是我们至关重要的重中之重,它可以帮助我们应对最棘手的全球性挑战,包括气候变化和碳排放。"
" 不可能三角 " 必须突破
技术对于 " 双碳 " 的价值,如今正日益凸显。在主旨演讲中,贺克斌表示,未来,世界经济将从对能源的 " 资源依赖 " 转变为 " 技术依赖 ",也就是说,技术将成为以后的竞争焦点。因此,必须对全社会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构进行系统性重构,拿出全方位的技术解决方案,才能实现能源系统的革命性转变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杜祥琬的发言,也强调了技术的重要性。他表示,传统观念认为,能源体系有一个 " 不可能三角 ",就是说 " 安全可靠、经济可行、绿色低碳 " 这三个目标无法同时实现。但是,假如中国要如期实现 " 双碳 " 目标,那就必须把 " 不可能三角 " 变为 " 可能三角 ",突破口就是科技。
杜祥琬报告的主题聚焦于对我国 " 双碳 " 战略和路径进行宏观思考。他表示,我国的 " 双碳 " 之路面临很多困难——碳排放总量已占全球 30%,人均排放是全球的 1.7 倍,而且产业结构偏重,能源结构偏煤。在此情况下,留给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只有 30 年,远低于发达国家的 50 至 70 年。
尽管如此,杜祥琬依然认为,通过健全绿色低碳的技术创新体系,鼓励产学研合作,中国完全可以高质量地实现 " 双碳 " 目标。他表示,技术的发展,让学术界和产业界重新认识到我国的资源禀赋特点,不再是传统的 " 富煤、缺油、少气 ",而是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。在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量已达 12 亿千瓦、占总装机 47% 的情况下,杜祥琬认为,通过强化技术创新和政策激励,我国一定可以构建起新的发展范式,未来可开发的可再生能源总量是当前规模的 10 倍以上。
新成果让人大开眼界
技术对绿色低碳的决定性影响,是通过一个又一个革命性的创新成果支撑的。昨天的论坛上,顶尖科学家们分享了一些最新科技进展,让人大开眼界。
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名誉教授、二氧化钛能在紫外线下将水分解为氢和氧的发现者藤岛昭,昨天来到上海,报告了光触媒领域的新进展。他表示,这一科学机制完全可以用于人造光合反应,也就是模仿植物,借助太阳光的能量,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氧气和碳。实际上,他的团队目前已制造出一种金刚石薄膜,将其作为电极、置于水中,就可以分解二氧化碳。
在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、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看来,最有潜力的清洁能源宝库无疑是海洋。他和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器件——纳米摩擦发电机,使得海浪起浮等传统发电装置无法利用的低频动能,首次可以被转化为电。王中林表示,理论上,如果能大规模部署这一装置,那么只需相当于北京市面积的一片海域,就可以满足全国 20% 的用电量。
2019 年沃尔夫化学奖得主、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约翰 · 哈特维希的低碳研究,聚焦塑料的再生。他开发了一种化学方法,能将各种类型塑料(一般是拥有很长化学链的大分子聚合物),解构为单一的短链分子,就像把房子拆解为砖头,而后可以重复利用。哈特维希表示,有预测显示,未来 25 年,人类将生产和消费的塑料总量,很可能超过之前历史的总和;为此,必须找到重复利用塑料废弃物的方法,以降低塑料生产的石油消耗。
" 研究孤岛 " 将拖累低碳创新
气候变化作为一项全球性挑战,当然离不开全球性合作。本次论坛上,多位科学家都强调了在当下推进国际科技交流的重要性。
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政援引《自然》杂志此前刊发的一篇报告。该研究显示,全球合作为世界低碳发展节省了大量资金。据测算,从 2010 到 2022 年,光伏领域的全球合作让美国和德国分别节省了 200 亿、80 亿美元。反过来,假如这种合作被打断,那么未来 10 年,光伏发电的成本会不降反升,升幅高达 25%。一旦如此,无疑将对全球脱碳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。
王中林也回忆起不久前他刚在韩国参加的一场基础研究会议。会上,来自中、美、英、法、韩等国的许多科学家慷慨地分享了各自的发现和观点,气氛相当融洽。王中林表示,为解决碳排放问题,基础研究的国际合作至关重要。
实际上,昨天的高规格论坛开幕时,其主办方——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,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、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,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,联合发布了一份致力于以科技创新促进碳中和的《上海倡议》,其中特别提到加强该领域的全球协作。《上海倡议》指出,必须打破碳中和领域的 " 研究孤岛 ",以开阔的眼光和思路,联合国际科学力量、开展多学科联合研究,加强全球协作和数据共享。否则,仅靠一国之力将无法应对气候变化等复杂问题。
作者:张懿
编辑:施薇
* 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关键词:
[责任编辑:sdssw]